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古丝绸之路,是一个被广为传颂的历史传奇。新时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弘扬丝路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显得更为重要。
围绕丝路文化、文明交流和传承等话题,剑桥大学东亚系教授高亦睿(Imre Galambos),英国李约瑟研究所研究员、剑桥大学东亚系附属研究员程思丽(Sally K. Church),山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英国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孙继成近日做客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展开对话。
高亦睿认为,丝绸之路并不简单指一条实际意义上的路,而是一种互联互通的现象。我们要再现丝绸之路,并不想要战争、冲突或宗教斗争,而是要打通商品流通和思想交流的渠道。程思丽表示,丝绸之路是一座“桥梁”。丝绸之路的精神,意味着开放地看待新事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孙继成认为,古丝绸之路是中国早期全球化的一种尝试。如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沿途各国重新得到了连接。
高亦睿:丝绸之路并不是简单地指一条实际意义上的路,而是一种互联互通的现象。不同国家间的商品流通,显然会促进所涉及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交流,也推动了文化交流发展和创意的产生。
中国是古丝绸之路的一端,丝路上的信息和技术传播是双向的。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沿线国家和地区已经受益、或将要受益于这一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