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上网电价浮动范围扩大——
电力企业业绩普遍好转
本报记者 王轶辰
一季度,电力企业净利润普遍好转。五大电力央企上市公司中,大唐发电与华能国际两家企业扭亏为盈。大唐发电净利润1.3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4亿元,增幅133%;华能国际净利润22.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10亿元,增幅335%;华电国际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增长82.3%。
煤价和电价是影响煤电企业业绩的核心因素。2021年4月起,受供需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开启涨势。10月中旬,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突破每吨2600元,刷新历史高位。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干预,一方面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另一方面督促企业全面签订落实电煤中长期合同,同时,对电煤长协和现货价格的合理区间分别进行规定,要求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在570元/吨至770元/吨运行,对应的现货价格不得超过长协上限的150%。此后,煤炭价格大幅回落。
电煤成本得到控制后,电价涨跌幅限制也进行了调整。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成本和电价的双重提振,扭转了电力上市公司业绩。”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地质封存技术研究所所长杜松说,在燃料端,煤炭供应长协全覆盖得到了更好的执行,让火电有了更充足的低价煤炭资源;在售电端,政府提高了高耗能企业电价上限,企业则提升了盈利性较好的新能源发电占比,使得企业利润得到有效保障。
下一篇: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向纵深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