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亚太教育》编辑部
创刊时间:2014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ytjybjb.cn
投稿邮箱:ytjy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员工离职后“网络大号”该归谁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员工离职后“网络大号”该归谁

  阅读提示

  劳动合同解除时,员工在工作期间使用的微信账号是否需要返还公司?网红主播与其经纪公司解约后,直播账号归谁?解除劳动合同后账号能换绑吗?当前,围绕社交网络账号归属问题产生的新类型纠纷增多。法官指出,实名认证并不是判定账号使用权归属的唯一根据,要综合考虑当事各方法律关系、账号运营等情况,合理确定账号归属。



  员工离职后,其曾运营的“百万粉丝大号”能否被单位收回?网课教师的课后“小灶”账号,到底该归谁……

  眼下,很多单位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获取粉丝和流量,扩大自身影响力。由于社交网络账号的流量价值与日俱增,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围绕账号归属问题引发的争议频频发生。

  法官指出,要综合考虑当事各方法律关系、账号注册的目的和过程、账号运营等情况,合理确定账号归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使用账号前,可通过协议对相关问题进行细化约定,避免日后发生争议。

  “网红”账号归谁引争议

  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案件中,佛山某电台与麦朋初就某短视频平台账号“DJ初仔小朋友”(后改名为“DJ初仔大朋友”,以下简称“初仔号”)的使用权归属问题产生争议。

  判决书显示,麦朋初是该电台主持人。2017年7月,麦朋初以个人名义在某短视频平台申请注册“初仔号”,绑定个人手机号码并实际进行使用。2019年5月,该电台决定将“初仔号”用以辅助开拓业务。

  记者在涉案短视频平台上查询到,截至目前,“初仔号”已拥有近257万名粉丝,4182万个点赞。

  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麦朋初按照该电台要求发布电台相关视频及直播内容,同时自行制作个人视频及直播内容并发布在涉案账号。其间,该电台、麦朋初对于账号的运营均有资金投入。2021年9月,麦朋初提出辞职。当年10月,该电台提起诉讼,认为“初仔号”归属于该电台,麦朋初应办理离职交接手续。麦朋初则认为账号应归自己,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该案审判长、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崔景诚介绍说,从涉案账号的注册、使用及发展过程来看,麦朋初个人注册账号初衷是为了自用而不是用于电台的节目运营,并非因履行职务行为而注册。从电台的举证来看,其主张的投入、工资报酬本身是电台应向员工支付的劳动用工成本。涉案账号具有明显的个人属性,麦朋初除了通过该账号发布其自身制作的作品外,还通过账号进行个人购物和消费。因此,法院审理认为,涉案账号的使用权应归属于麦朋初。

  新类型纠纷争议焦点很多

  “本案为新类型纠纷,争议焦点很多。”崔景诚分析说,关于案由,目前有观点认为属于劳动争议,还有人认为属于知识产权纠纷、合同纠纷等;另外,账号的法律属性如何认定、使用权归属何方等问题均存在争议。

  记者查阅近两年的裁判文书发现,负责运营社交网络账号的员工离职后,与“老东家”产生矛盾甚至对簿公堂的不在少数,争议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劳动合同解除时,员工在工作期间使用的微信账号是否需要办理交接、返还公司?网红主播与其经纪公司解约后,直播账号归谁?解除劳动合同后账号能换绑吗?申请换绑是否涉及侵权?

  前不久,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发布了一起案件,网课老师小文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小文毕业后入职一家网课直播机构,用机构的两个账号“方方”“圆圆”(均为化名)开设网课教授数学知识。工作之余,他在直播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小文授课”(化名),在个人直播间教授数学知识。半年多后,小文提出离职,并移交了机构的两个账号。没想到,机构还要求小文归还“小文授课”账号及其运营期间的营业款。


《亚太教育》投稿邮箱:ytjytgyx@163.com

《亚太教育》杂志社【官网】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