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今天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2050年全球失智症患者将达1.52亿
更换细胞发电厂,新疗法有望逆转大脑衰老吗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作为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巨大负担。到205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预计将过亿。
神经退化是神经元结构和功能逐渐丧失的表现,会导致痴呆等认知障碍。尽管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神经退行性疾病“大统一理论”表明,或许可以通过恢复或替换线粒体,来逆转衰老给大脑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方陵生/编译
如果你是有车一族,想必会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会越来越低,行驶同样里程所需的燃料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的大脑也是如此。在细胞中,有一种被称为“线粒体”的细胞器。作为人体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所产生的能量支撑着人类思想活动,也是人类体验感知的能量引擎。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支持我们大脑活动的能量会越来越少。更糟糕的是,就像老爷车的尾部会排出更多废气,步入老年的人体细胞发电厂也会产生更多废物,慢慢毒害我们的大脑。
这是否意味着,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就是导致许多最具破坏性大脑疾病的始作俑者呢?这些大脑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等。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正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据最新估算,到2050年,全球失智症患者将达1.52亿,其中大部分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帕金森病虽不如阿尔茨海默病那么普遍,但每37个人中就有1人会受此病影响。
关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一些药物虽可减轻其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如今,科学家正在寻找导致这类疾病的原因,并试图通过更新线粒体来治疗此类疾病。
线粒体 人体细胞内的微型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