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亚太教育》编辑部
创刊时间:2014年
开本尺寸:16开本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半月刊
每册定价:5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ytjybjb.cn
投稿邮箱:ytjy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伏天的冰块从哪来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提到伏天的冷饮,必须要有冰。但古时藏冰极为不易,冰是夏日里的顶级奢侈品,夏日有冰可用甚至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代之前,窖冰藏冰为官府专营。

  据《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记载,冰窖乃清代工部都水司所属机构。事实上,天津的冰窖业在明代筑城设卫时就有了。《天津卫志》上记载天津城内有冰窖三个:一个在中卫,“在南门里西”;一个在左卫,“在东门里门房里”;另一个在右卫,“在三皇庙前”。天津城里还有一个“冰窖胡同”位于南开区东北部。1981年,天津市政府进行地名普查时,发现河北区金家窑大街,有一条两百多米长的胡同亦名“冰窖胡同”,后更名为“老冰窖胡同”,以示与南开东门内的“冰窖胡同”区别。

  古镇杨柳青因南运河、子牙河穿镇而过,有着得天独厚的窖冰、存冰的天然条件。从清末、民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杨柳青一直都有冰窖。杨柳青的冰窖行业始于清乾隆初年,由杨青巡检司与武汛衙门会办,在武衙(旧时十五街武汛胡同东侧,今元宝岛西岛北部,已不存)南墙外挖窖藏冰。

  掘冰一般在三九寒冬时节,当河水“冰冻三尺”后,工人们掘出冰块,储于冰室,以供夏时消暑所用。旧时技术落后,即使将冰深藏于冰窖,冰块也会随着天气的转暖而融化。冰差(专门从事河冰凿运贮藏等工作的商户)会估算夏日用冰量的三倍冰量存入冰室。



  杨柳青最早的冰差,为运河过往官船提供食品防腐保鲜之用,经费出自镇中商户、船户。后来,冰差渐渐与本地商户合作,按本地经营饮食、肉类、鲜果等行业,以及镇内富户等所需藏冰数量,预收订款,作为冬季窖冰之运营费用。鸦片战争后,杨柳青的冰窖集中为镇内需求服务。在清同治初年,冰窖改为个体商户承包,官府发给冰窖承包商户龙票(具有龙形图案的许可证),不准其他商户私窖冰块,成为一种封建性的专卖把持势力。

  清末至民国后管理杨柳青冰窖的经营者为戴筱臣,百姓将冰窖称之为“戴家冰窖”,地址也改为十五街村民张庆余家西侧。《杨柳青买卖通俗杂字》曾记载“往前看,武汛南,戴家冰窖在眼前,一块冰,价三角,天气越热块越小”。


《亚太教育》投稿邮箱:ytjytgyx@163.com

《亚太教育》杂志社【官网】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