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学生,陪玩游戏,周末接单”“线下陪玩,超短裙、黑丝,你想让我怎么穿都行”“不露脸陪玩每10分钟148元,露脸陪玩每10分钟228元”……这是记者近日调查游戏陪玩这一新生事物时,看到或收到的陪玩信息。(据6月10日《法治日报》)
伴随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陪玩服务应运而生,与直播行业一样直接参与游戏过程,成为电竞产业不可忽视的一环。对玩家来说,陪玩交易简单、客单价不高,所以很多人愿意一试。对于从业者来说,陪玩门槛较低、时间灵活,还可以“免费打游戏”,这是一种不小的诱惑。正因为如此,陪玩作为一种新兴职业,迅速被年轻群体接受并流传开来。
现实中,陪玩大多分为两种:“技术型陪玩”和“社交型陪玩”。前者以陪打游戏、帮忙上分为主,后者则提供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等“增值服务”为主——这也正是陪玩产生异化的开始。为了招揽业务,有些陪玩服务大打“擦边球”,有些则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更有甚者,以陪玩之名从事不法交易,在“玩火”的边缘疯狂试探。
与各种陪伴经济一样,陪玩主打的是“陪”,迎合的是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2021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535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7%的受访青年体验过陪伴式服务,其中37.2%的受访青年体验过游戏陪玩,34.8%的受访青年消费过陪跑陪健身,30.6%的受访青年体验过陪聊服务。在享受“陪伴经济”的同时,某些乱象也令受访青年感到担忧——56.3%的受访青年觉得,在陪伴式服务中容易遇到人设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为此,58.4%的受访青年建议明确服务内容和规范,58.2%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违规服务行为的惩处。
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陪伴经济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并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不失为劳动服务业更加多元化、精细化的体现。不过,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野蛮生长”的陪伴经济仍面临不少“成长的烦恼”。容易“涉黄”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和监管机制,买卖双方都容易受到伤害。一方面,购买服务的一方容易因遇人不淑而投诉无门;另一方面,提供服务的一方也可能受到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
下一篇:清华学子支起免费修车摊